第三百一十章孙儒杰

嘉木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.net,最快更新幽幽茶香最新章节!

    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。像眼前这位小郎君,一看就是个毛孩子,谁放心把买宅子、买人的事交给他呢?

    “你……我怎么听说孙中人是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?”他忍不住问道。

    “哦,那是我爹。”孙儒杰刚刚坐下,听到刘安的问话,他又站了起来,微笑着回道,“我爹病了,原先别人托办的事又不能不办,就让我替他出来打理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刘安这才释然。

    “坐,坐下说话。”他压了压手掌。

    孙儒杰拱了拱手,这才又坐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你爹的病没事吧?”刘安问道。

    对方是个小伙子,今天这场谈话他便不能让自家姑娘出头。同时他心里也很埋怨出去请人的小厮:既知做中人的换了个年轻男子,他就应该叫人先来禀报。如此的话,他这做管家的就会让姑娘回避,由他来接待孙儒杰,把事情问清楚,而不是像现在这般,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出来接待一个年轻男子,传扬出去可得被人嚼舌根子,影响姑娘的声誉。

    “偶感风寒,身体倒是无碍,只是怕给客人过了病气,所以没敢出来走动。”孙儒杰笑道。

    说着,他又道:“因贵家小厮来唤,我爹又不好拿这话来打发贵家小厮,否则倒好像我们拒人千里似的,这才打发我亲自来跟苏姑娘和刘管家说一声,至个歉意。我这些年念书之余也帮我爹打打下手,对于城内的事也算是比较了解。如果贵府不介意我爹不能亲自出面,需得我在中间跑腿和传话,买宅子或下人活儿在下也可帮贵府办理。如果贵府觉得不便,也可请其他的中人。”

    刘安见这位孙儒杰目光清正,从进门行礼时轻瞥了自家姑娘一眼,其他时候都礼貌地避开目光,说话时也是对着自己,心里不由对他生出几分好感。

    当然,长得好的人也占便宜。不可否认,孙儒杰俊朗的外貌和那身不卑不亢却又彬彬有有礼的姿态,也让刘安心生好感。

    他忍不住问了一句题外话:“孙小郎君是秀才?”

    这儒服,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穿的,需得身上有功名。孙儒杰身上就穿着一袭儒服,想来是有功名在身。

    果然,孙儒杰点头道:“去年侥幸榜上有名。”

    “恭喜恭喜。”刘安顿时肃然起敬,站起来拱了拱手。

    孙儒杰赶紧起身回了个礼。

    刘安请他坐了,又问:“孙公子既然是读书人,怎么不专心念书呢?你父亲怎舍得你出来替他跑腿?”

    也不怪他好奇,家里有个秀才,那必是宝贝得紧的,万事不用他操心,只让他专心念书,早日考上举人。尤其是中人这个行当又不是什么好行当,属下九流。孙中人病了就病了,把生意往后推一推,待病好了再做不迟嘛,又怎么能让身有功名还在念书的儿子出来替自己应对呢?就不怕孙儒杰的同窗耻笑他吗?

    孙儒杰笑笑:“这不怪我爹,是我自己要出来替他打理事务的。刘管家不知道,我们家就我父子二人,这些年我爹又当爹又当娘地把我拉扯大,我哪能在书案前坐享其成,万事不操心?即便念着书,家里大小事,我也一样要过问的。我爹病了,为了让他安心养病,我自然得把事情给担起来。不瞒刘管家说,我爹做中人这些年,哪里有宅子要卖,宅子有什么优缺点,附近哪个村比较喜欢把儿女送到大户人家做下人,品行如何,我跟在我爹身边也听了个七七八八,心里都是有数。替我爹跑跑腿传传话,还是没问题的。”

    他的这番话,让刘安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。他也是做父亲的,刘诚年纪跟眼前的这个孙儒杰一般大,说实话,刘诚还真比不得这孙儒杰懂事。人家年纪轻轻,就中了秀才,还这般能干,刘诚哪里比得上人家?更不用说孙儒杰对家庭的担当和对父亲的那份孝顺了。

    刘安心里的天平就向孙儒杰倾斜了。他也听得出来,孙儒杰是有意替他父亲接这趟活儿的,话虽然说得委婉,但他对自己做活儿似乎很自信。

    刘安不由得看向了苏玉畹。

    不管他对孙儒杰再有好感,这件事,还得苏玉畹这个主子说了算。

    苏玉畹对孙儒杰的印象也不错。现在许多读书人,尤其是有功名的,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,不光看不起劳苦大众,便是做这些行当的父母都看不起,更不必说还在闲暇时替父母做活儿了。孙儒杰不以管庶务为耻,反而主动承揽责任,光是这份能上能下的气度,就比很多读书人强。

    她对刘安轻点了一下头。

    刘安会意,对孙儒杰道:“我家主子想买一处宅子……”说着,他把对宅子的要求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孙儒杰微微沉吟了一会儿,转向苏玉畹这个方向抬了抬手,问道:“听贵府的意思,还是更倾向于在城东买宅子?”

    “是的。”刘安看了苏玉畹一眼,见她没有说话的意思,便代她答道,“城东干净,道路宽敞,住的人也不杂,我家主子比较倾向于这里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城东的话,我这里有两处宅子。一处是四进院落,不过原主人四世同堂,子孙又昌盛,为了安置孙辈及他们的下人,原主人在宅子的空地上都建了房子,一共有八个院子,六十二间房。这就让宅子显得比较拥挤。且这宅子没有花园。原主人见得第五代曾孙都要出世了,这宅子住得太挤,便准备把这处给卖了,另到别处买大宅子。这处宅子呢,风水比较好,想来比较利于子嗣。如果苏姑娘有意,可以把两三处院子给拆掉,建一个花园,再引进活水,也是很不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处宅子作价几何?”刘安问道。

    “原主人开价是三千两银子。”孙儒杰道。

    这价钱倒比王中人所开的要实惠。

    “还有一处呢?”

    “另一处是在东边那座山的山脚下,门前还有一条水渠。虽说水渠不大,也算得依山傍水了。”孙儒杰道,“那处环境比较清幽,原是原主人的父亲为他科举时买的读书之所。原主人考了二十几年,好不容易在五十岁的时候才中了举。他也无心再科考,在别的省谋了个县丞的官儿,又把老太爷接了过去。在老太爷过世之后,他就想把这处的园子卖了,免得荒败了可惜。这园子占地比较大,足有七、八亩,不过只在前面建了两处院子,其余地方就做了花园,种了些梅花、李花、桃花。贵府如有意,完全可以将这处地方重新规划,建些院落房子。且这处地方比较合适,要价只需一千八百两。”

    刘安觉得这两个地方都还不错,因此也没急着问城南和城北的房子,而是将视线转向了苏玉畹,让她拿主意。

    苏玉畹朝刘安微一颔首,问孙儒杰道:“前面的那一处宅子,既已五世同堂,想来那宅子年头不短了吧?”

    孙儒杰点头:“那倒是。那处宅子是一百年前原主人家买空地建的,厅堂和主院是原来的,不断修缮,还可以用,苏姑娘如不满意,也可以拆掉重建。另有一些院子和房间是后面加建的,那些就是比较新。”

    “后面那处呢?原主人买之前,是做什么的?”

    “原是一个爱画画的书生的园子。那书生是官宦之后,后来亲戚照顾,阖家迁往了京城,就将这园子给卖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