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章回休宁

嘉木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紫气阁 www.ziqige.net,最快更新幽幽茶香最新章节!

    马掌柜眼睛一亮:“那不如咱们把这事先给邢太太摊开来说,如果她不介意,再跟陈家说?”

    苏玉畹蹙眉,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。

    她知道马掌柜的意思。现在陈家跟她合作时态度极好,是因为陈明生觉得颜安澜还对她余情未了,不敢生事。但时间一长,往后她再订亲成亲,与颜安澜没有任何瓜葛了,陈家会如何对待她,那就难说了。但如果让他们知道邢家跟自己合伙做生意,那就不一样了。陈明生可是一直想巴结上邢家,从而跟京城里的贵人们搭上线的。

    但邢太太全心全意地相信她,又叮嘱她此事不宜让人知道。如今她为了私利而将事情透露给陈明生,那她岂不是成了背信弃义的人?哪怕像马掌柜所说的那般,先去说服邢太太,获得她的同意,她也觉得这做法是不对的。

    拿定主意,她抬起眼来,望向马掌柜的目光里带着坚定:“不必了。虽说咱们行商,但‘道义’二字不可忘,如此买卖才能做得长远。我即答应替邢太太保密,转头又去对她提这样的要求,如果你是邢太太,你会怎么想?所以,这件事不必再提。”

    马掌柜也是从苏家大房的利益考虑,并不是不知道品行一事对买卖的重要性。徽商最是讲究“仁义”,苏玉畹这样的决定才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他既心慰又有些惭愧,点头道:“姑娘这样做,自是最好的。”

    苏玉畹找马掌柜来议事,实际上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。如今这么一说,她的思路越发清晰。

    她笑道:“是我原先考虑不周,想起松江的事就提出来了。其实咱们完全可以把事情往后挪,先把手头的资金全部用来在这边抢茶园。待这边茶园的价格涨上去了之后,咱们卖掉,再去松江那边买茶园就是了。如此一来,资金充裕了,没准邢家和陈家的事也可以商议了。至少到时候再跟邢太太提这事,就不像现在这么为难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主意。”马掌柜拍手赞成,“就这么定了。”

    拿定了主意,苏玉畹见外面已经全黑了,显然天色已不暗。马掌柜这么大年纪,又在外面跑了一天,明日还得接着跑,甚是辛苦,需得早些歇息,她便长话短说:“衙门里既有大表舅相帮,那些看好的茶园就由李薪成陪着昌哥儿去办就成了,我打明日起帮邢太太买茶园。你看看东边哪些地方还没跑过,咱们合计合计。”

    徽州山多地少,适合种茶树的地方不少。一府六县,他们涉足的地方其实并不多。只是因想着买了茶园好打理,自然是离府城越近越好,这才觉得好茶园不够分。可如今苏玉畹要往松江那边去发展,自然是往东走比较好,到时候将这些茶园连成一条线,制好茶后直接运往松江,就十分便利了。

    马掌柜便叫人拿了文房四宝来,提了笔在纸上写了许多地名,再一个个跟苏玉畹商量着或划掉或圈起来。

    两人足足商议了小半个时辰,方才议定要跑的地方。

    马掌柜又提议道:“你个年轻姑娘家,这样去跑终是不妥当。而且家中事多,都离不得你。不如把苏则调过来,让他跑一趟,待选好地方你再去看一眼?”

    苏则原是提到休宁的茶栈里做掌柜的,如今已是秋日,茶栈里的事情已不多,倒是可以抽出来一用。

    苏玉畹点头同意,又叹道:“还是手下能干的管事太少。”

    “平日里我会多注意一下手下的人,看看有没有好苗子可以教导出来的。”马掌柜也有此感。

    平日里还不觉得。这阵子陈家、苏长亭那处,如今又来了个邢家,各种的事情堆在一起要处理,这个感觉就格外明显了。

    想起苏长亭,马掌柜便又道:“你二叔那里,我让钱掌柜陪他了。我跟他明说了我要陪陈三老爷,他心里有火也不敢发作。”

    听得这话,苏玉畹就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苏长亭到了这里,虽说知道要依靠大房这边的关系,却还想着他是苏玉畹的长辈,又是苏家的当家老爷,觉得马掌柜应该放下一切事情去陪他才是正理。却不想马掌柜直接给了他一个下马威,不光以要陪陈叔卿为借口扔了个老迈无能的钱掌柜给他,而且任他好说歹说也没有把陈三老爷介绍给他的意思。苏长亭主动凑到陈叔卿跟前,也被陈叔卿不冷不热的挡了回去。这两天,苏长亭被闹得很是没脾气。

    就这些事情商议妥当,苏玉畹便回了院子,径自歇下不提。

    第二日马掌柜一早起来吃过早餐就去了陈家跟陈叔卿汇合,苏玉畹则跟殷氏打了声招呼,准备去休宁一趟。

    本来可以派人去把事情跟苏则说,他自然会到府城来听令,但苏玉畹前儿个才说要去看望大方大师,这时正好顺路。

    殷氏也习惯女儿整日忙里忙外地不着家,听得苏玉畹要回休宁去,更是放心,拿了些点心和绸缎,叫她捎去给三太太和袁姨娘及五姑娘苏玉若,便放行了。

    当初从休宁到徽州府来的时候,因为沿途要四处查看茶园和荒山,走了足足有半个月;上一次苏玉畹没有回休宁的老宅,而是直接上了山,直接住到了茶园里,那时候天都已黑下来了。而这一次没别的事,吴正浩便也不急,中途几个还下来在沿途的小镇上吃了个饭,这才缓缓起身,马车停在苏家老宅门前时,已是傍晚时分了。

    自打苏家大房搬到府城后,老宅就关门闭户,只留了一个角门供下人采买出入。苏玉畹她们搬家后,带了大半的下人到府城去,老宅里只余了十七、八个下人,这还是因为这里还住着袁姨娘母女的缘故。袁姨娘又是个谨慎的,平时门户守得好,这时候天还未黑,四处的门都已关上了。吴正浩上前拍了半天门,才有个老苍头上来开门。

    “阿浩?”看清楚吴正浩的面容,老苍头瞪大了眼睛,忽然想起什么,朝外面望了一眼,便看到立春和谷雨等丫鬟簇拥着戴了帷帽的苏玉畹站在后面,他不由激动地朝里面大喊起来,“大姑娘回来了。”又手忙脚乱地把门打开。

    宅子里的下人闻讯陆续跑过来请安。

    以前殷氏和苏玉畹还在时,逢年过节,或是做事情做得合了太太或姑娘的心意,都有打赏;可自打她们搬去了府城,这些下人就只能拿那点固定的月例银子了。

    所以闻得当家的姑娘回来,大家都想到她面前来表现一番。没准就得了姑娘青眼,待她去府城时,也能把自家带上呢?为此越发的殷勤。

    一路应付着下人们的请安,进到自己原先住的院子,苏玉畹净了手脸,又饮了一碗厨娘端过来的百合绿豆汤,问接任吕嬷嬷管家一职的张嬷嬷:“家里这段时间还好么?”

    张嬷嬷扫了屋子里的众人一眼,笑道:“挺好的,没什么事。”又问候殷氏,“太太可好?”

    苏玉畹点点头:“好。”不等张嬷嬷再问,又道,“都挺好的,昌哥儿和盛哥儿都不错。”

    张嬷嬷见厨娘摆了饭上来,便不再多说,只道:“姑娘先用饭。今儿可是累了一天了。”亲自伺候苏玉畹用饭。

    门外的霜降忽然掀起了帘子:“姑娘,袁姨娘来了。”

    苏玉畹停住箸子,抬起眼来,便看到袁姨娘从门外进来。